products category
1.調節池 分高濃度: 低濃度調節池、高濃度廢水隔油后進入調節池再進入氣浮機氣浮去除油類物質后, 進入一級厭氧池; 低濃度水則直接曝氣池。 高濃度高節池調節時間為4小時, 運行時注意隔油池撇油機是否正常工作。并保持機械部分經常潤滑。 低濃度調節池調節時間為6小時。 氣浮機是利用在加壓情況下, 將空氣溶入氣浮機回流水中, 通過釋放器突出減壓釋放, 形成均勻微細氣泡(20~30mm), 與懸浮物和油滴吸附, 形成比重小于水的上浮體, 浮至水面, 由刮渣機去除。 氣浮機運行時, 先將氣浮機中注滿清水, 用清水作回流水, 將溶氣罐壓力增加至3kg/cm2。注意正常運行時不要使罐體內壓力超過3.5~4.0kg/cm2。待溶氣水可以正常釋放時, 才可進污水, 以防釋放器堵塞。運行時注意觀察刮泥機是否工作正常, 并經常保持機械部分潤滑。 除氣浮機外, 調節池主要設備是水泵。 2.污水泵的操作和管理要點 (一)開車前應細致進行下列檢查(尤其是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泵);電動機的轉向, 聯軸器的同心度和間隙, 各部份螺絲是否松動, 用手轉動聯軸器看是否靈活, 泵內是否有響聲, 軸承的潤滑油是否夠, 泵及電機周圍是否有妨害運轉的東西, 進水池是否有水, 如果吸水管上有抽吸泵站底層存水小管的話, 應檢查小管上旋塞閥是否關好。 (二)關閉出水閘閥, 開啟進水閘閥。對閘閥開關總圈數和轉向應預先掌握。 (三)開車:開車時, 機器旁邊不要站人,開車后應立即開啟出水閘門, 并密切注意水泵聲音、振動等運轉情況, 發現不正常應馬上停車檢查。 (四)停車前先關出水閥再停車, 這樣可以減少振動。 (五)停車后水泵及電動機表面的水和油漬擦干凈。 (六)水泵在運行中, 應注意以下事項: 1.檢查各個儀表工作是否正常、穩定、特別注意電源表是否超過電動機額定電流, 電流過大或過小都應立即停車檢查。 2.水泵流量是否正常,安裝有流量計時應檢查流量計所指的流量是否正常或根據電流表電流的大小, 出水管水流情況, 調節池水位的變化, 來估計流量情況。 3.檢查水泵填料壓板是否發熱,滴水是否正常。 4.注意機組的響、振動情況。 5.注意軸承溫升, 一般不超過周圍環境溫度35℃。 6.檢查電動機溫升, 如過高應停車檢查。 7.檢查水泵、管道有否漏水。 8.檢查調節池水位是否過低, 進水口是否堵塞。 二、厭氧及沼氣工段 1.厭氧段 厭氧池采和中溫消化, 有機負荷10kgCOD/m3.d。 進水進步入配水罐進入脈沖配水系統, 通過脈沖進水, 保證布水均勻和泥水充分接觸。 影響厭氧運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水質、負荷溫度、pH、揮發酸、N、P營養等。 進水濃度不要超過設計值20000mg/l太大, (以不超過23000mg/l為宜), 特別注意不宜長時間超過設計值, 以免造成有機酸積累, pH值下降, 系統受到沖擊。 本厭氧池按中溫設計, 甲烷菌zui適宜的溫度是35~40℃之間。操作溫度以穩定為宜, 波動范圍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 在溫度偏低時, 可適當調低運行負荷和增大停留時間。 pH值應維持在6.5~7.8范圍, zui低范圍是在6.8~7.2之間, 進水pH值宜控制在6.0以上。在處理含有機酸而使pH值偏低的廢水時, 進水pH值可降到4~5左右。 總堿度一般控制在2000~3500mg/l。 有機酸濃度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揮發酸積累程度, 而pH值則較難反映出這一點。 一般有機酸(揮發性)安全濃度應在2000mg/l以下, 在200mg/l以內。 為滿足厭氧發酵微生物營養要求, 大量試驗表明:碳、磷應控制在200~300:5:1(其中碳以COD表示), 在裝置啟動時, 稍增加氮素, 有利于微生物增殖和提高反應器的緩沖能力。 污泥接種前應去除粗大顆粒及砂、石、接種物揮發分(VSS)應大于60%, 對于過稠接種物, 可以用水稀釋, 用污泥泵或潛水泵打入池內。 一般來講, 啟動采用間歇式進料, 一次投料負荷可控制在0.1~0.5kgCOD/kgVSS.d左右, 待產氣高峰之后再進料, 逐步縮短進料間隔時間直至連續運轉。接種污泥量一般大于15kgVSS/m3。 運行時, 應注意池面氣室部分是否漏氣, 水面如浮渣過多, 可人工去除浮渣或用棍棒將浮渣擊沉。 厭氧池內排泥一般根據運行情況, 半年排泥一次。保證池內污泥濃度不低于20g/l。 2.沼氣安全 沼氣是一種混合氣體, 一般含CH460%、CO240%, CH4在空氣中濃度達到500000PPM時, 可使人頭痛和非中毒性窒息。當空氣中甲烷含量在5%~15%時, 就成為一種易爆炸的混合氣, 因此, 在厭氧池及貯氣罐附近應注意安全, 發現漏氣現象, 應及時排除。三、曝氣池工段 本設計采用的接觸氧化曝氣池, 利用射流曝氣, 由于進水進步入缺氧段, 去除一部分有機物, 并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再進入曝氣段, 由好氧微生物利用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 射流曝氣池負荷為0.8kgCOD/kgMLVSS.d。 三、 曝氣池是處理主要構筑物之一, 反映曝氣池工段的指標主要有: 1.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 混合液懸游固體濃度是指曝氣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懸游固體數量, 單位為(mg/l)。它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 由于測定簡便, 往往以它作為粗略計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在 2.混合液揮發性懸游固體濃度(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游固體濃度是指混合液懸游固體中有機物的重量(通常有600℃的燒灼減量來測定), 故有人認為能較MLSS更確切地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數量。不守MLVSS中還包括非活性的不能降解的有機物、也不是計量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指標。在一般情況下, MLVSS/MLSS的比值較固定, 對于生活污水, 常在0.75左右。 3.污水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簡中, 靜置30min后, 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 SV可以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 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污泥沉降比測定簡單, 并能說明許多問題, 因此成為曝氣池管理中每天必須做的測定項目。 4.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 相應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即: 混合液 30min靜沉后污泥容積(mL) SVI= 污泥干重(g) SVI值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300之間, SVI過高的污泥, 必須降低污泥濃度才能很好沉降。測定SVI時應注意污泥濃度, 在同濃度情況下測得的SVI才有相互比較的價值。測定容器的大小對測定數值也有一定影響, 需注意統一測量容器。 5.污泥負荷 入流污水BOD5的量(食料)和活性污泥量(微生物)比值稱為活性污泥的污泥負荷。 污泥負荷對處理效果, 污泥增長和需氧量影響很大, 必須注意掌握。一般來說, 污泥負荷在0.2~0.5kg(BOD5)/kg(MLSS).d之間時, 常用值掌握在0.3~0.4kg(BOD5)/kg(MLSS).d左右。調節池污泥負荷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曝氣池MLSS, 增加MLSS可降低污泥負荷, 減少MLSS, 則提高污泥負荷, 增加或減少MLSS一般通過增加或減少排泥來實現。 活性污泥培養可采用階段培養, 連續投配污水量隨活性污泥形成數量增加而增加, 直到設計流量, 一般*天進滿池水,悶曝24h后進1/2水量, 邊進水邊培養, 不排泥, 待填料中掛膜良好, 活性絮體有10%時, 即滿負荷進水。 四、沉淀池工段 沉淀池是把經處理后泥、水混合液分離, 并使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氣池。 本沉淀池表面負荷1.0M/h。 日常檢測項目有出水SS、出水COD, 排泥含水率, 流量變化時, 核算表面負荷和沉淀時間。 一般二沉池表面負荷率在1.0~2.5M/h之間。 沉淀池操作管理注意以下幾點: 1.撇浮渣 浮渣用漏水勺撈起。注意不應丟入出水中, 應專門收集處置; 2.排泥 排泥是沉淀池管理中zui重要的操作, 排泥操作的兩個要點是掌握排泥間隔時間和掌握每次排泥的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太長, 則污泥可能積累厭氧發酵而一浮; 持續時間太長, 則降低了排泥含水率, 增加了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負擔。排泥間隔時間在冬天長些, 夏天短些。 3.清洗 初沉池的出水堰應定期用水沖洗。掛在齒堰上污物應及時清除, 走道和欄桿也應保持清潔。 4.校正堰板 堰板應保持水平, 但使用若干年后, 由于不均勻沉降等因素, 堰板常發生傾斜, 有的堰口出水過多, 有的出水過少, 甚至不出水, 這時應校正堰板使成水平。 5.機件油漆保養 排泥閥、配水閥及其他鐵件易生銹, 故需經常油漆保養。 |
返回列表